为什么在中国 科学家的地位为何不如娱乐明星?(图)
“中国科学家的地位不如戏子”看法由来已久,许多人为此痛心疾首。 在谈及“舆论导向”时,任何人首先都应该认识并尊重传播规律,硬要把缺乏故事的“有功之人”拉出来提升热度,这种想法本来就有问题。 大众媒体确实过度偏向了娱乐,社会需要重塑“名人评价体系”。 近日,一篇题为《世界级“一代宗师”去世,领导人致电哀悼,但网络热度几近为零》的文章在社交媒体上热传。文章感叹材料专家、中科院院士柯俊去世网上没有人搭理,娱乐新闻热度却极高。作者做了一个鲜明的对比,“某新闻平台推送《娱乐圈又一对低调情侣疑分手》,评论几分钟就过了1000条。”“郭敬明性骚扰的新闻,19385条跟帖评论!”而同一平台关于柯老去世的三条新闻,评论量一直为零。这是否说明,“中国科学家的地位不如戏子”? “将军孤坟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的现象素来为人所诟病 “中国科学家的地位不如戏子”,这是由来已久的一种看法,且每每都会引来痛心疾首。除了拿柯俊院士与郭敬明进行对比外,两个月前,78岁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老先生在高铁二等座工作的刷屏照片也引发同样的感慨,有人发问,“戏子当道,祖国的明天该崇拜谁?”。 类似的情绪,还突出反映在两年前遥感专家、“布鞋院士”李小文和歌手姚贝娜前后天去世,舆论关注却差了几个数量级的时候。郭敬明、姚贝娜还不算正牌“戏子”,要是拿王宝强(专题)马蓉事件或文章出轨事件来进行对比,“院士不如戏子”的反差感恐怕会更为强烈。 人们之所以诟病这种现象,是觉得,对国家社会有功劳、有贡献的人,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度,“将军孤坟无人问”;相比之下,“戏子”没有对社会做出多少贡献,带不来正能量,反而有些人是负面缠身,甚至“道德败坏”,媒体却去过度关注他们。 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不正常的,是不公平的,是一种错误的舆论现象。于是这些人大声疾呼,“戏子当道,谁还去保家卫国?戏子当道,谁还去悬壶济世?戏子当道,谁还去培育桃李?”“如果没有像柯俊院士等老前辈的筚路蓝缕,我们今天的航母、军舰、航天装备、导弹等战略性武器需要的冶金材料、新材料,从何谈起?”号召为柯俊院士的关注热度,升一点温,“所有宣传平台和媒体、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谁才是真正的国家柱石和民族脊梁,谁才是真正值得我们追逐和崇拜的人!” 这种愿望看起来是挺好的,但不得不说的是,违背舆论传播规律,违背人性,很难实现。 |